找到相关内容176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供僧缘起

    里,我们应本着佛陀的慈悲训诲,并效法目犍连尊者的无尽孝思;除了应发心报答生身父母的之外,也要立愿普度一切的众生。七月,是个非常吉祥的月份,也是我们发心修学佛法、供僧积聚福德的好日子。 ...慈忆所生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,为作盂兰盆,施佛及僧,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。」      佛陀在很多经里明确表示,孝道是成佛的要因。例如在《菩萨本业经》中提及:「孝事父母,当愿众生,一切护视,便成佛道。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677070.html
  • 我言释家子,报得三春晖

    孝释迦尊,累劫报,积因成正道。”引《梵网经》说:“戒虽万行,以孝为宗”。引《观经》说:“孝养父母,净业正因”,结论是:“为僧宜孝父母”。(《为僧宜孝父母》)。他又撰《出世间大孝》一文,教诲所有人都要报父母勤劳之,他说:“人之于父母,报劳奉养以安之,孝也;立身人道以显之,大孝也。劝以念佛法门,俾得生净,大孝之大孝也。”“孝子欲报勤劳之,不可不知此!”   宋时宗颐禅师,襄阳人,在他很小的...

    延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0781079.html
  • 契嵩:为佛教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高僧

    泽及生养自己的父母,那还谈什么关爱万物呢?他觉得出家人不应忘本,行道应从做起。   契嵩的这些论点犀利鲜明,行文流畅,颇得当时各界名流赞誉。当时很多学儒的士大夫如章望之等,争相传诵他的文章,很多...

    覃延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4487174.html
  • 净明道的文化精神及现代意义

    而曰三才。 ”天道是建立在人道基础上的,要修成天道,更离不开这个根本,只有修持好人道,才有可能进而修成仙道。  而修人道,忠孝则是其净明修持的基础与根本:“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,皆当祝国寿,报为第... ” 其次,需知修人道者,忠孝则是其基础与根本:“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,皆当祝国寿,报为第一事;次愿雨旸顺序,年谷丰登,普天率土,咸庆升平。 ”  如何对待自己的私欲,他则主张“去欲正心”(其修行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550801.html
  •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──以《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为例

    修善,看经念佛是为了报天恩。这即是自圆之说。   (二)强调出家是为报 在〈议婚辞婚〉一出云:  [古轮台](净)论人生不孝有三椿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不聚妻房绝先嗣,最为谬妄,况悦浮屠,却悔婚盟,翻成虚谎,莫不是前生烧了断头香,那相府堂、恁样风光却无福享。(生)悲伤念萱,养子凄凉,怀胎十月,乳哺三年,劬劳万状,我未报,焉敢受妻儿奉养,况欲往西方救度萱堂,脱离地网。……我真心救母无他向。...

    王月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2152924.html
  • 论明代佛教孝道观

    不同。于此,《戏文》则强调“百行孝为先”,要及时修善,看经念佛是为了报天恩。这即是自圆之说。  (二)强调出家是为报 在(议婚辞婚)一出云:  [古轮台] (净)论人生不孝有三椿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不聚妻房绝先嗣,最为谬妄,况悦浮屠,  却悔婚盟,翻咸虚谎,莫不是前生烧了断头香,那相府堂、恁样风光却无福享。(生)悲伤念萱  ,养子凄凉,怀胎十月,乳哺三年,劬劳万状,我未报,焉敢受...

    王月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566097.html
  • 地藏本愿经讲记㈢

    不孝躯,寸寸慈血。乌乌正多情,百年空泪竭。”重经云:“人生在世,父母为。非父不生,非母不育。”难报经云:“左肩持父,右肩持母,经历千年,便利背上,犹...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损伤。父母在,不远游;游必有方。扬名声,显父母,晨昏定省,孝而复敬。出家者,勤求佛道,广度众生,以报。一子出家,九族超升。目莲救母、地藏发愿、慧能鬻薪、虚云朝山。莲池大师云:...

    圣一老法师

    地藏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003085472.html
  • 念佛诵经往生纪实(29例)

    亲友诀别,言讫而终。   七 刺血写经报   明朝万历年间,桐乡有一位吴君平,童年时极为孝顺,但父母很早就去世。他参加科举,却累试不第,借读暂住于灵隐寺的韬光房。   “子欲养而不待”,每当他念及恩难报,哀叹无法承欢膝下,不禁黯然泪下,有时更痛哭不已,流露出一片纯真的孝心天性。   有一次,君平正为此掉泪时,一位和尚见状,告诉他说:“为人子者,若要报答,以写佛经的功德最大。” ...

    佚名

    |念佛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20555825780.html
  • 地藏菩萨本愿经题解

    人生在世,莫大于父母。虽服劳奉侍,美膳供养,无微不至,也不能救脱轮回之苦,此世间孝道之局限也。佛教所说孝道,不但在世父母,要尽孝养之责,即双亲下世,还须度他神识,脱轮回苦,最终获得究竟涅槃常乐,此出世间之大孝道也。地藏菩萨本愿经乃我佛所说出世之孝经也。佛自成道以来,起无缘慈,运同体悲,广施教化,及至涅槃将近,为报,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,复以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广目女,皆因救母,发众生度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2758276.html
  • 印光法师联集

    ,罪自消亡。   法华坛   大事因缘端归实相,一乘源本在报。   三门   经承北阙、律阐南山,续慧命于将来,直使普天含识顿明寂灭真心,竖穷三际;   道继西乾、...悲运同体,遍圣凡含识中。   冀有情共证真常,本寂灭心,说圆通法;   期含识有登觉岸,依一实道,开方便门。   华严顿演圆宗,独被上根,尚未悉符出世度生之弘誓;   行愿导归...

    印光法师集

    |对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24602420.html